
株洲高新区积极落实上级要求,深化高校—园区—政府—资本多方协作机制,以高新区动力谷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实施单位,以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为承载平台,从做大路演项目库、做实金融服务、提高园区承载水平三个维度,打造全市项目路演中心,取得一定成效。
(一)多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拓展路演项目来源。一是推动高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今年重点推进湖南工大科技园建设,成功举办科技成果转化高峰论坛暨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园开园活动,大学科技园正式对外运营,首批10个优质成果转化项目入园孵化。推进中南大学、兴湘集团在园区建设中南兴湘株洲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中试基地,重点围绕中南大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发挥兴湘集团及其相关投资基金金融赋能作用,共同推动技术成果中试和产业化。同时加强与清华大学、西北工大、东北大学等省外高校合作,今年以来动力谷自主创新园落地高成长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平台)20个。二是引进培育高能级科创平台孵化项目。引进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株洲旭瑞智能技术公司合作建设株洲东大制造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推动实验室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先进技术成果项目在株转化。推动湖南国磁动力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省级创新中心,推动液氢冷却电机、风机叶片回收、磁钢回收和永磁电机碳资产开发等新兴产业增长点与技术应用项目化。依托西北工大深圳研究院、中焱新能源创新平台建设新能源研究所,与曼彻斯特大学合作共建电池实验室。目前园区已有各类高能级科创平台10余个,持续推动技术成果中试及产业化。三是持续推动大厂大所项目裂变。今年以来成功推动菲斯罗克、中车电动等企业裂变孵化精一芯、商用车动力科技等项目2个。推动608所项目裂变,引进合作方拟投资2-3亿元建设小推力航空涡轮发动机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形成建设方案。
(二)搭建资本企业沟通桥梁,金融赋能项目发展。一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打造“株洲高新金融”服务品牌,从供给侧梳理金融政策、归集金融产品、发布金融信息,发布涵盖贷款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辅导等16个门类,80余项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从需求侧推动投融资机构与企业深度对接,摸排融资需求、征集融资案例、收集融资问题,今年新增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13亿元,今年为园区32家企业解决“急难愁盼”资金需求。年初还向23家投融资机构兑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奖补资金共计478.3万元,营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推动园区向“泛投资机构”转变。聚焦科技型初创企业天使融资需求,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一期总规模5000万元。目前全区归口管理投资基金18支,其中主导管理基金7支、主管基金总规模80.51亿元、目前园区产业基金投资项目52个?;剿髟从刹普式鹬苯映械5南钅砍〉刈靶藓妥饨鸩固上钅抗扇ㄍ蹲时窘鸬挠行肪?,目前财政补贴资金在精一芯、清皓等初创项目就实现了“原始股估值入股”或“低价入股”的目标,改变了以往财政资金一补了之的情况。三是打造“菁樟计划”路演品牌。扩大资本朋友圈,与北京三合资本、长沙麓谷资本等90余家创投机构深度对接合作,依托路演项目库,组织“菁睿辅导—菁帆路演—菁荟沙龙”等活动,路演项目发布资金需求的同时,投资机构同步发布金融产品工具。积极承办国省市发改、科技、工信等单位举办的“创客中国”、“双创大赛”等项目路演活动,尤其是与长沙的“资汇潇湘”、“红枫计划”频繁联动,有力的推动长株潭投融资领域一体化合作,打造株洲路演品牌“菁樟计划”,持续扩大品牌活动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打造全链条孵化体系,精准助力项目成长。一是构建全生命周期载体配套。围绕“种子期—孵化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相应载体配套,目前园区各类孵化载体达100万平方米,同时提供对标北上广的创新创业服务,配套高标准人才公寓、文体中心、会议中心、图书馆、园区免费通勤车等。打造留学人员创业园、天元工业软件园等专业化园区,全市留学人员项目和活动资源正逐步向园区集聚,天元工业软件园作为全省首家工业软件园正式开园,精益传动等7家企业正式入驻。二是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聚焦企业降本增效,打造“园区版”共享经济,尤其是设备共享平台,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企业好评,湖南经视做了专题报道。累计上线科研仪器设备485台/套,完成有效服务100余次,为企业降低50%以上成本。物流共享累计合作企业20余家,运费成本降低15%以上。牵头促成100余名共享用工合作,为企业平均节约成本2000元/月/人。构建“创新孵化+梯度培育”大孵化体系,今年以来全区辅导培育新增认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3家,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7家。2022年完成园区企业走访1807次,收集企业相关问题740项,全部完成办结。举办湘赣边高峰论坛、株洲市“一链一策一批”融资专项行动暨“湘企融”启动仪式等创业辅导活动30余场,营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路演、季季有赛事、年年有大会、时时有互动”的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三是构建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建设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资源,发挥莱茵科斯特等产教融合平台优势,与职教城对接合作,推进校企人才对接和联合培养。推动支持湖南德龙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增投资1亿元,在园区建设湖南省首个产教融合示范平台——湖南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中心,并与湖南工大、湖南铁科职院等院校合作。与湖南理工职院合作建立动力谷分院,支持校企合作开办“中德班”“北汽班”等校企合作订单班,为企业输送定制人才输送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通过深化高校—园区—政府—资本多方协作机制,今年以来,园区举办承办了科技成果转化株洲高峰论坛等系列重大活动,发布的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量都有显著提升,较去年新增合作68项;举办各类项目路演或双创赛事活动18场,吸引116个项目企业、80多家投资机构参加,累计释放融资需求4.32亿元,促成投资机构与企业达成合作10余项,其中湖南工大纳米零价铁材料制备项目获得省财信金控旗下孵化基金天使轮领投500万元。
同时,园区创新发展也获得了国家、省肯定和媒体关注,今年10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园区和湖南铁道职院、中车株机等建设国家级产教联合体并给予经费支持,首批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省发改委牵头),获得省知识产权局2023年专利转化专项资金支持100万元。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媒体多次报道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打造全市项目路演中心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园开园相关工作,湖南经视观察栏目专题报道株洲高新区设备共享平台经验做法并向全省推广。
责编:陈文美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